2019票付通智慧成果展——400岁“东方古堡”数据化的焕新之路
如何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产业“数字化升级”,向现代服务业转变,抢占互联网+潮头,为企业带来突破?2019年,我们回溯票付通5周年发展轨迹,深度解读年度智慧成果案例,希望能为您找到一些答案——
 
成果概览
 

时隔多年,游客小李再次踏进山西皇城相府,重温记忆中的高轩临碧渚,深院锁清秋。这座“东方第一双城古堡”始建至今,已有约400年历史,一砖一瓦,一花一叶,无不饱含着厚重的历史韵味。
 

 
数据化管理 焕新生

走着走着,小李发现了一些不曾见过的新气象——作为国家级5A景区,皇城相府并不仅仅满足于古典文化的传承,也与时俱进地拥抱现代智慧旅游科技:无处不在的WiFi,智能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,快速通关的云技术闸机……放眼望去游人如织,但层楼叠院、曲径通幽之间少有堵塞,整个景区仿佛一个高度自治的有机体,川流不息却又秩序井然。
 


这套奇妙机制的背后,其实是一部古典景区的“智慧旅游”进化史……
 
全境管理“一张图” 票付通施展数据化组合拳

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“智慧旅游年”,标志着信息化带动我国旅游产业在智慧服务、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发力,向现代服务业转变。
皇城相府借此东风,在官方网站、网络售票、手机导览、数字监控等方面持续建设。景区总经理马路军曾表示:“智慧旅游对景区来讲是一把手工程,对于一个一把手,要重视,其它相关工作都要推进。特别是皇城相府,2014年我首先在智慧旅游这一块,从基础设施,包括无线WiFi的全覆盖,还有停车场的智能系统,还有门禁系统智能的改造等等,多方面的一些硬件去促成。”
 

3年之后,皇城相府再次跟进互联网+的浪潮,于2017年国庆期间与票付通展开合作,共同推进“智慧皇城”建设,以GIS(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,地理信息系统)技术为基础,结合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能力,以智慧旅游综合管控平台为载体,对景区的软、硬件资源进行全面智能化整合,向“全域旅游”的产业融合新业态迈进。
 

所谓“景区智慧旅游综合管控平台”,即以可视化的景区电子地图作为图形化界面,将无线WIFI、视频监控、停车场管理等智慧科技功能系统汇总于这“一张图”上,并与地理坐标相互关联,实现各系统、设备间的关联互动,以及数据的搜集、汇总、分析,消除目前许多景区建设中存在的不同类别系统相互隔离,变成“信息孤岛”的问题,达到综合管理和集中控制的目的。
简单来说,管控平台为智能设备所组成的躯干赋予了“大脑”和“神经网络”,让景区管理者不必在不同系统间切换,只需通过“一张图”,即可一览全局,综合调度,系统决策。
 
综合管控平台为景区带来了什么

1、大数据分类纵览,运营情况一手掌握

皇城相府占地约3.6万平方米,一个假期客流量可达数十万人次,如何全面掌握景区的运营情况,实时感知客流、营收、环境等全方位信息,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首要问题。
综合管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展示功能,将景区内的各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,并在景区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滚动展示,实现全天候24小时精确监控。
 

2、系统联动触发,客流精确管控

严格遵循最大游客承载量,保障游客安全是景区管理的头等大事。
通过各售、检票终端数据在综合管理平台上的汇总统计,当园区客流量逼近最大承载量设定值时,管理人员可精确控制出票量或停止售票。指挥中心也可根据游客热力图,掌握游客的分布情况,合理安排人员流动。
 

3、摄像头全接入,全境实时监控

如今,摄像监控设备的作用越来越广泛:监控设施运作,寻找走失游客,意外事故溯源……平台可以调取景区内星罗棋布的摄像头,用于实时监控和视频回放。如果发现紧急情况,指挥中心可以调取距离最近的多个摄像头画面,全方位跟踪事态进展,并安排相应巡检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处理。
 
4、大数据描摹游客画像,信息分析助力精准营销

游客大数据的积累,让景区管理者了解游客的数量、来源、特征、消费水平等指标的实时变动或历史趋势,并从中分析出规律,提升游玩项目、产品定价、安全监督等方面的服务、管理水平,为市场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,为越来越多小李这样的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游玩体验。
 
©2020 www.12301.cc All Rights Reserved. 票付通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闽B2-20200849 | 闽ICP备 13015733号 |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309号